火牛配资
VOL 3549
2025年6月,已年满16岁的自闭症少年鄢宏伟从融合学校毕业。
5年前的1月24日,在第一波新冠疫情发酵时,身处疫情次中心湖北黄冈的宏伟,跟父亲鄢小文一起被转移至定点隔离机构。而跟他们一起从武汉返乡过年的脑瘫哥哥鄢成则被留在家中。
2020年1月29日,独留家中的鄢成去世,成为新冠初期最令人痛惜的死亡案例之一。宏伟用轮椅推着哥哥的照片,也因此成为新冠时期的一个图像记忆。
2021年,鄢小文带着宏伟重回武汉,在江岸区租了套带小院的老房子。鄢小文教儿子写字、用电脑,让他参与拖地、洗衣、切菜。
2024年冬至那天,宏伟举着一个样子不太好看的饺子给父亲看。鄢小文看着那双曾推着哥哥轮椅的手,如今正笨拙地捏着饺子皮,一时间,鼻尖发酸。
除了包饺子,宏伟现在还学会了骑自行车、写数字,还能给每天摆摊的鄢小文当一当小助手。
鄢小文相信,鄢成如果看到,也一定会为弟弟感到开心。
文 | Kido
编辑 | Jarvis
图 | 受访者
星爸粥铺
凌晨三点,武汉的夜还很深。鄢小文已经摸黑起床,厨房里亮起一盏孤灯。锅里开始翻滚,红枣、黑米、皮蛋、瘦肉……
天亮后,这些粥会被装进保温桶,用一辆电动车运到街角。
从早6点到下午1点,保温桶里总备着四五种热粥:红枣黑米、皮蛋瘦肉、南瓜小米……搭配现磨豆浆和季节饮品。
为保证新鲜,鄢小文坚持现场分装。收摊时若有剩余,他就在小区群里喊一声,保温桶往楼道口一放,任由邻居们自取。粥香混着人情,成了这个老旧小区里熟悉的烟火气。
粥铺收摊回家
粥铺是从2023年9月支起来的,叫“星爸粥铺”。这个粥铺,既是父子俩在武汉主要的谋生手段,也是鄢小文为宏伟搭建的“社会课堂”。
他想让儿子多接触人,也想“让社会公众看看我们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”。
2021年,鄢小文带着小儿子鄢宏伟,从红安老家重回武汉。他们在江岸区的老小区落脚,在一套老旧却收拾得整洁的三室一厅里,鄢小文和宏伟一住就是四年。
房子自带小院,鄢小文用泡沫箱在小院种满葱蒜和当季青菜,冬日里,父子俩还能在院中晒太阳,简单,却安稳。
小院种的黄瓜
刚搬来时,每月房租800元,后来房东见他们日子紧巴火牛配资,主动把房租降到600元。
鄢小文说这旧房子住着踏实:离学校近,宏伟上下学不用折腾;活动空间也大,宏伟一个人在家不会太无聊。
后来他开始卖粥,和邻居之间也开始熟络起来,起初对宏伟偶尔的异常举动皱眉的邻居们,渐渐地也习以为常。
走在路上,会有街坊认出他:“你就是那个卖粥的。”知悉他家情况的邻居,还会特意来照顾生意。宏伟有时跟着出摊,邻居见不到他,还会主动问起。
鄢小文说,如果没有宏伟,这粥铺可能早就不开了。两年前还能盈利的粥铺,如今只能勉强维持。
所幸结识的家长有水果进货渠道,今年开始,一到下午5点,父子俩便转战夜市附近摆水果摊。
夏橙、水蜜桃、小台芒……夏天的百香果是摊位亮点——武汉多数散摊没百香果的货源,水果店和商超卖得又贵,鄢小文的水果摊品种不多,但新鲜实惠,附近居民都爱来买。
鄢宏伟在守摊
七月的武汉室外温度飙过40℃,热浪烤得水果发蔫,摊位前的顾客也少了。水果摊生意虽比粥铺稍好,但夏季水果难以保存,\"前天才进的一箱芒果,没卖完就坏了一半\"。
值得欣慰的是,跟着出摊的鄢宏伟渐渐能\"坐得住了\":虽然偶尔因起太早赖床,但更多时候,他会安静守在摊位边。
父亲让他帮忙摆东西、收摊,他都照做;顾客来时,他不再乱跑,还会主动递上塑料袋。
融合难题
鄢成已离去五年,当年才11岁、一脸稚气推着哥哥的宏伟,今年已经是个高个少年。
父子俩在小院和粥铺之间,勉强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,但新的挑战仍接踵而至。
今年六月,鄢宏伟从融合学校毕业了。学校的中职班从去年开始招生,但校内仅5个名额。宏伟成绩靠后——鄢小文心里清楚,按择优录取的标准,儿子进班的希望渺茫。
除了学业,宏伟在校的\"口碑\"也不太好,“每次去学校,家长和老师都没说过他好话。”
在学校,宏伟常“管”老师,不让老师做这做那;连其他班的孩子也“管”。一次午餐时,他因干涉同学,与老师发生了冲突,被几个老师围着批评。
那天鄢小文去接他,撞见了这紧绷的一幕:被批评的鄢宏伟低着头,脸涨得通红。
鄢小文立马将宏伟拉到一边,不停摸他的头,“我什么都没说,那么多老师都围着批评,谁都受不了。”
鄢小文不太认同老师体罚式的“贴墙站”,他知道,儿子自我保护意识强烈,若不及时疏导就可能攻击他人,教育得讲究方式。
但鄢小文对孩子并非溺爱。如果鄢宏伟在公众场合影响他人,鄢小文会立刻介入干预。
在地铁上,宏伟有时会突然站起来跳两下,大叫几声,又回到座位上;看到感兴趣的人,他就会站得很近,直勾勾盯着看。
鄢小文会立即拉开他,向陌生人解释:“他不是故意冒犯,这是他认为的打招呼方式。”接着轻声教育鄢宏伟注意分寸,不然别人会害怕。
鄢小文教宏伟用手机支付火牛配资
鄢小文理解儿子,“他高兴了就笑、跳两下,这是他的自然反应。”
无论外面发生了什么,鄢小文很少把责备带回家。更多时候,鄢小文选择不批评,只是默默站在儿子身边,用简单的话语替他挡开外界不解的目光。
尽管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,但在父亲、老师和志愿者的耐心引导下,宏伟的生活能力一点点提升:
自己早起整理被子、刷牙洗脸,主动完成出门前的换衣换鞋;
做饭时,他会在旁边帮忙剥蒜、洗菜;
去年冬至,他还和父亲一起包了饺子。
生存挑战
2023年起,年满14岁的鄢宏伟失去了一项重要支持——原本每年两万的补贴终止了。
此前,这笔钱支撑着宏伟每天下午去干预机构。补贴终止后,加上房租生活费等支出,鄢小文再无力承担专业干预费用。
鄢小文试过增加收入。他曾负责一个社区开办的幸福食堂,每天工作三小时,虽没有薪酬但管饭,更重要的是能把宏伟带在身边,他计划让宏伟和他的伙伴们进行一些职业体验。
可社区承诺的五万补贴因评估严格未能落实,食堂最终难以为继。
后来食堂负责人计划开会所,邀他加入,鄢小文考虑后还是拒绝了:\"不想把宏伟关在里面一整天。\"
鄢小文也曾抱着\"家长互助\"的想法,想把熬粥的手艺教给其他特殊孩子,在社工支持下招募孩子来体验摆摊。
但过早的顾客大多赶时间,孩子们动作慢,家长也嫌辛苦,来了一两个月后,项目便不了了之。
粥铺营生不易,凌晨三点熬粥的辛苦自不必说,收入也一年不如一年。暑假一到,日均收入更跌破百元。
如今,鄢家父子的账本上只剩两行数字:
左边是父子二人每月共计920元的固定救助款,加上摆摊所得,刚够覆盖日常开销;右边则是消失的补贴、浮动的水果损耗,以及各种意想不到的支出。
尽管没有足够的财力让宏伟接受更多专业的支持,但鄢小文还是在能力范围内给儿子创造了更多的条件。
鄢小文表示自己不懂专业干预知识,但他尽量不让儿子单独待着。他常带着宏伟参加融合活动、讲座,带他敲非洲鼓、做手工、涂色画——尽管宏伟会“一种颜色涂到底”。
鄢宏伟在中秋节贴的画
他记得宏伟小时候喜欢玩拼图,100多片的拼图,他一个人半个小时能拼好。
但后来由于无暇陪伴,“没能继续发展了。”鄢小文言语间有些遗憾,他总希望能发展宏伟的兴趣爱好,让他更有自信。
百年之忧
鄢小文平时不愿意提起五年前鄢成意外离去的事情,但这件事像一把时刻悬在头顶的剑,让鄢小文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忧虑。
五年前,在面临鄢成无人照料的情况下,他没能找到解决办法。现在,他必须为宏伟的未来做好打算。
哥哥鄢成和弟弟鄢宏伟(鄢小文的朋友圈背景图片)
几年来,他一直为探索可行的托孤方式而四处奔走:参观托养机构,了解特殊需要信托,咨询老家农村托养政策。
他听说老家发展了康养基地,但民政和残联的说法并不一致:民政称基本无需交费,残联则表示需通过考核才能入住。
鄢小文算过账,如果每月真的仅需500元的费用,那连孩子的三餐都不够,服务品质更无从谈起。
鄢小文曾多次往返于民政与残联部门之间,试图为儿子争取更完善的政策保障,却始终未能找到明确的政策对接路径。一位在民政工作的朋友劝他别瞎操心:“现在孩子情况稳定,考虑这么多干嘛?”
“但突发状况谁都不可预料啊。”鄢小文坚持认为,自己至少需要先搭建一个基本保障框架,未来如果遇到突发状况,也能有应对依据。
意定监护人的选择同样艰难。他考虑过三十出头的侄子,侄子如今在附近做烧烤生意,血缘亲近,也愿意照顾弟弟,但侄子未婚的状态充满变数:“成家后就会有很多身不由己。”
公益组织是另一条路,但鄢成离世后,鄢小文便主动拒绝了资助。
鄢小文知道托孤需要钱、人和服务三者的契合,更怕自己的安排与政策冲突。所有方案都像未完成的拼图,缺了最关键的一块。
他暂时把曾长期帮助他的公益组织慈济作为备选方案,为儿子保留着模糊的退路。
鄢小文的朋友圈背景,仍是那张弟弟推着轮椅上的鄢成的照片,鄢成仿佛从未走远。鄢小文也还在努力,想在宏伟面前做个“更靠谱的老爸”。
当下仍有迷茫,但鄢小文选择望向明天。“只要走出来,未来一定会改变。”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号立场。文章版权归「大米和小米」所有,未经许可,严禁复制、转载、篡改或再发布。本号长期征集线索/稿件,一经采用,稿费从优。提供线索/投稿请联系:contents@dmhxm.com。
点击拨打大小米服务热线
有任何问题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咨询“AI顾问”——你的专属个性化AI督导,专业又懂你!
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