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岁的李红敏,家住武汉青山区,几天前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快递——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!她刚办完退休手续,退休证还在桌上,录取通知书就来了。邮递员拿着快递和业众,反复核对她的身份证,惊讶地说:“50岁还能考研究生,真是头一回见!”
李红敏今年50岁,退休前是宝武集团硅钢事业部的基层工会主席。她干了多年工会工作,帮同事解决过不少家庭矛盾,比如婆媳吵架、亲子关系紧张。时间久了,她发现光靠经验不够,得学点专业的心理学知识。2016年,她考下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,还在2022年加入了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的“心心语”心理热线,当起了志愿者。
干着干着,李红敏有了新想法:读个研究生,系统学心理学!她18岁时因为家里条件不好,放弃了读重点高中的机会,去了武汉钢铁公司二技校,后来又通过自学拿到了专科和本科文凭。可她总觉得,大学梦没圆和业众,心里始终有点遗憾。这次考研,她不光是为了学知识,也是想弥补当年的遗憾。
备考可不是件容易事。李红敏第一次考研,专业课成绩过了线,但英语只考了33分,没能上。今年她卷土重来,报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专业,英语考了43分,虽然只过了B区国家线,但成功被调剂到西北师范大学。她笑着说:“英语真是我的老大难,可我硬是啃下来了!”
为了专心备考,李红敏把家里的空房子改成了“书房”。她买来黑板和书桌,把自己“关”进去复习。每天早上,她在“扇贝单词”软件上打卡和业众,背150个英语单词,雷打不动。她还把专业课《普通心理学》全书朗读了一遍,录成669集小音频,连开车时都在听。备考708天,她用空了一堆水性笔,墙上贴满了复习计划。
更有意思的是,李红敏和儿子小舒一起备考。儿子报的是电子信息类研究生,母子俩一个住新房,一个住旧房,相隔两公里,经常互相打电话督促学习。小舒说,妈妈太拼了,他落榜了两次都没妈妈自律。看到妈妈拿到录取通知书,他直喊压力大,但也打心底佩服。
李红敏算了一笔账:读研学费每年2万,加上生活费、房租和路费,一年大概要5万多。刚好她7月开始领退休金,够cover所有开支。她爱人舒先生也特别支持,说:“她考上了,我特别骄傲,家里的事不用她操心,她就安心读书吧!”
读研对李红敏来说,不只是圆梦。她觉得自己53岁毕业还不算老,还能干心理咨询,帮更多人解决问题。她说,心理学让她学会怎么跟人沟通,化解矛盾,这门学问对家庭、对社会都有用。她还举了个例子,帮同事调解婆媳矛盾时,她学会了先听双方诉苦,再慢慢引导,效果特别好。
李红敏的故事让人觉得,年纪从来不是追梦的绊脚石。她50岁退休,却选择重新出发,背单词、啃书本、考研究生,硬是把遗憾变成了现实。她还说,备考虽然苦,但每天学到新东西,特别充实。她笑着问记者:“谁说50岁就得在家带孙子?我还想多学点,帮更多人呢!”
这事传开后,不少人被李红敏的坚持感动。有人说和业众,她这股劲儿就像家里的大姐,啥事都能扛下来。也有网友讨论,50岁读研到底值不值?有人觉得这是给自己的人生加分,有人觉得年纪大了学东西不容易。你觉得呢?李红敏的故事是不是也让你有点想重新拿起书本?
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